一百多年來,僑批伴隨華人社會走過風雨滄桑,見證歷史瞬間,從史料中,人們能觸摸到海外華人心系桑梓關懷故土的拳拳之心,感受到他們精忠報國死而后已的愛國精神。無論是辛亥革命還是抗日戰爭,抑或是新中國的成立,海外僑胞都報以極大的熱情,為祖國和平與發展付出努力。
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京開幕;專訪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、政治部主任潘毅琴;云南西疇:精準幫扶均衡發展,最高檢助力脫貧摘帽;廣東深圳:全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正式施行;最高人民法院:宣判一起盜用“香蘭素”技術秘密侵權上訴案。
本期節目的主人公是韋慧曉,她是中國第一位女艦長,在2021年,她希望能帶著新的驅逐艦在海上乘風破浪。
位于甘肅省白銀市西北部的景泰縣,面臨著另外一種環境問題。當地村民居住的房屋,有一部分墻面出現裂口,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裂口越來越嚴重。當地政府開始引進新技術,希望在扶貧的同時讓當地的環境能得到治理。
本期節目繼續來到了航空工業計量所,鑄尺隊和量天隊通過問答大比拼、對抗大競技、默契大對決、智勇大較量、創意大測試五個環節,挑戰彼此的體力、智力和協作溝通能力。并且讓同學們學到了有關力學方面的知識。
本期節目主要內容: 1.看起來很好吃:小青蛙蛋糕卷; 2.知道不知道:時間的計量; 3.酷兒歌 原創兒歌精品展播:如果我有超能力; 4.周末探險課:急救包扎和分辨道路標示; 5.酷兒歌 原創兒歌精品展播:一起跳; 6.酷制造:乒乓球游戲機。
1962年,在中國“兩彈一星”研制的關鍵時刻,美國U-2高空偵察飛機頻繁進入中國領空刺探軍事情報,并攜帶干擾機干擾地空導彈雷達站。危機關頭,張履謙向軍委總部出謀獻策,并親臨改裝“紅旗一號”雷達,成功擊落了美國U-2高空偵察飛機。自此美國U-2高空偵察飛機再也不敢侵入中國領空。
植物出現在地球上已經億萬年,任何一種植物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。每個植物都有自己的天敵,水花生是一種惡性雜草,被農業部列為外來入侵生物重點防治對象之一,水花生葉甲能有效遏制“水花生”的擴散速度和危害程度,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,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。
本期節目帶戲迷朋友們領略河南地方戲的魅力。將由名家帶著孩子們一起為您獻上河南地方戲的經典唱段,充分顯示了河南少兒戲曲發展的勃勃生機。
喀什,位于新疆西南部,坐落于天山腳下,擁有著五口通八國,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地理優勢,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,從這里不但可以去往中亞、南亞,還可以去往西亞和歐洲,如今,人們仍然能夠從這里尋覓到遺落在這條古老絲路上的文化印記。
專題節目《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——文藝名家講故事》將深入挖掘德藝雙馨的文藝家們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,通過展現文藝工作者個人的經歷、故事、回憶、感悟,從而折射時代精神,傳遞正向價值。該節目打破了傳統人物專題片的形態,融合了大量的傳統與現代文化元素,顯得更加趣味盎然。
他們也曾對未來茫然若失,他們曾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他們曾經有過靈魂深處的孤獨。如果他們沒有異于常人的堅持和信仰,他們如何創造出驚世華篇的藝術?本期文藝名家講故事帶您走進譚孝曾、馮遠、劉勁、麥家和吳正丹的受盡挫折卻又自我磨礪走向成功的故事。
文化的傳承也許源自一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;藝術的傳承也許源自一種靈魂深處的情感;創新精神的傳承也許就源自一次次勇于嘗試的決心。本期文藝名家講故事帶您走進譚孝曾、陳愛蓮、尚長榮的內心世界,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傳承的。
1978年,靳尚誼在畫布的方寸之間記錄時代的變遷;1978年,趙季平用音樂詮釋那個時代的中國故事和中國精神;1978年,馮遠在無數次掙扎中迎來文藝生涯的曙光;1978年,葉辛用《蹉跎歲月》來記錄沉淀在歲月長河中最生動的記憶。本期文藝名家講故事帶您走進靳尚誼、趙季平、馮遠和葉辛的1978年,了解那個時代他們的文藝創作之路。